说到种西瓜,不少人有喜有悲,大起大落。

  从1984年琼海市潭门镇农民洪尊才在村里承包了4亩地种植西瓜以来,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。尤其是近10年来,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“西瓜达人”。

  “西瓜达人”在谈到自己的“幸福感”时,说他这20多年来,之所以能坚持年年种植西瓜,除了自己肯钻肯学肯干,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外,还多亏政府有了好政策,减免了农林特产税,使他敢于甩开膀子去大干,西瓜之路才越走越宽,种植面积才越来越大,收入才越来越多。

  年收入达到 1000多万元

  洪尊才出生在潭门镇福田村委会官塘村。昔日的官塘村,是出了名的贫困村。这个村人均土地面积仅0.8亩,且有80%的面积是盐咸地,常年粮食产量超不过2万斤。

  要在这样贫穷的地区求发展,谈何容易。1984年,刚满16岁的洪尊才初中毕业,就在家乡跟父亲边养鱼边种瓜。当时,他与父亲两人承包了4亩地。由于不熟悉土质、气候等原因,当年种的瓜个头小,口味不好,损失惨重。后来,在和当地老师傅接触的几个月里,洪尊才细心观察,认真留意瓜农种瓜的每一个环节,从播种到育秧再到田间管理,逐渐掌握了种瓜技术。1986年,洪尊才承包的10多亩地,种植的西瓜取得了丰收。当年由他种植的25吨西瓜销往东北赚了上万元,同时,也结束了琼海西瓜无出岛的历史,开创了官塘西瓜人岛外营销的新局面。

  洪尊才说,这些年来,不管遇到多大困难,他都坚持不服输的精神。尤其是近10年来,西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、几百亩,发展到几千亩,甚至近年来连续多年种植面积都达到2万亩,经济收入由每年几万元发展到1000万元以上。足迹不仅遍布东方、乐东、三亚等市县,而且在三年前还把“海南西瓜”种到内蒙古,面积达3000亩。

  经济精神实现双丰收

  洪尊才种西瓜在琼海乃至全省出了名,人们一直尊他为“西瓜王”。

  1995年,他积极响应“先富带后富”的国家富民政策,率先带领官塘村5户农民加入西瓜产业队伍,种植面积增长迅速,三年时间,种植面积扩大了九倍,达到2000亩,年产量也达到7000吨。

  2010年5月,为了带领全村农民走上致富之路,他成立了琼海官塘泰来西瓜农民专业合作社,担任理事长。当年,官塘村依靠种植西瓜,人均年纯收入已超过5万元,是海南省首富村。富裕起来的农民自行举办“西瓜文化节”,目前已举办了七届充满地方特色和“西瓜”味的文化节。这个节日不要政府一分钱,而且将官塘的西瓜文化节演绎得淋漓尽致,既有村民喜爱的琼剧表演和文艺演出,又有西瓜种植同行、专家、经销商、收购商等聚集商讨西瓜市场、交流种植技术的研讨会,还为村民和来宾安排了吃西瓜、选西瓜、抱西瓜的比赛活动。

  如今,村民们在他的带领下,盖的楼房一栋比一栋漂亮,楼前停放的小轿车一辆比一辆高级。他还办起了泰来农业专业合作社网站,推介“海南西瓜”,聘请5名大学本科生到专业合作社任职,并给予高薪。洪尊才说,尽管村里拥有千万资产的农户很多,但大家都有居安思危、不进则退的意识,仍在不断寻求新的致富之路,希望借助“西瓜文化”更上一层楼。

  对未来充满信心

  商报记者了解到洪尊才现在每年都有1000多万元的收入,在事业上有成就感,成了新时代高素质的农民。

  记者询问洪尊才的幸福指数时,他说他现在很幸福。但他的幸福不是拥有了多少财富。财富对一个人来说,有多少是多,又有多少是少,永远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。金钱的多少,并不能评判一个人的幸福。相反,能够带动自己的团队过上幸福日子,那才是幸福!

  洪尊才说,正是基于这点,他带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,目前社员达到200多名,中层干部有房有车有股份,存款达到百万元以上的社员比比皆是。

  2009年,官塘村56户人家,就有49户从事西瓜种植业,承包土地面积超过2万亩,他们种植的西瓜,足迹不仅遍布东方、乐东、三亚等市县,而且在三年前还把“海南西瓜”种到内蒙古,面积达3000亩,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专业村。

  洪尊才告诉记者,农民并不是贫穷的代名词。如今,他带领的团队在今年5月份,有了一个更大的手笔,就是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鹏程万达果品有限公司联合在琼海市大路镇建设了一个3000吨冷库集配中心和农产品加工场,总投资2900万元,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。

  洪尊才对未来充满信心,就是希望带领更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走“统一种子、统一技术、统一品质、统一品牌、统一销售”的模式,形成以富带贫,种植大户+农户,基地+市场的集约化西瓜种植经营模式,就是希望借助毗邻博鳌的地理优势,建设观光果园和农家乐项目,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基地,每年不定期为那些需要技术、需要资金、需要种苗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帮助,形成新的增长点;就是希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“蛋糕”越做越大,那样他就和自己的团队更加幸福。

投稿邮箱:service@agronet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