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季节,我国无论是南方或北方均有吃西瓜的习俗。这时,由于天气酷热,胃液分泌少、出汗多,常常会使人食欲不振,如果此时能吃上几块西瓜,犹如甘露沁心田,顿时暑气全消。

  西瓜原是产于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地区的一种野生浆果。4000多年前,古埃及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西瓜。以后逐渐由地中海沿岸各国传入北欧、中东、近东等地。约在公元907年至979年间的五代时期,由于西瓜自西域传入,故称“西瓜”,又因其性寒,又名“寒瓜”。

  西瓜,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味佳果,汁多味甜,性凉爽口,是我国人民普遍喜爱的夏令水果。每年六、七、八三个月上市,在我国大、中城市的鲜果总上市量中约占70%以上,再因其价格便宜,所以,在夏季水果中西瓜独占鳌头,素有“瓜果之王”的美誉。

  西瓜,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解暑消夏的佳果。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骚客大啖西瓜之时,触景生情,吟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诗绝句。我国最早吟咏西瓜的是宋代诗人方回秋,他在《秋熟》一诗中咏道:“西瓜足解渴,割裂青瑶肤”。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赞西瓜诗云:“碧蔓凌霜卧软沙,年来处处食西瓜”。元代诗人方夔在《食西瓜》中写道:“缕缕花衫沾唾碧,痕痕丹血捣肤红,香浮笑语牙水生,凉入衣襟骨生风。”诗人以巧妙的手法,绘声绘色地刻画出人们吃西瓜时齿间瓜水盈盈,伴随笑语散发出芳香气息,似有凉风灌满衣襟,读来令人口舌生津,心欲一尝为快。诗人的篇篇佳作,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人们在吃西瓜时津津有味的情景,把西瓜写得更加香甜无比,食之令人难忘。

  明、清时期,西瓜与民间风俗也是紧紧相连。我国南方民间有在中秋佳节之夜用西瓜供奉月神、北方则有在立秋之时用西瓜祭祖的习俗。

  江南一些地方,人们还将西瓜瓤挖掉,并在瓜皮上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,内点灯烛,便成了一种别具风格的季节性的观赏灯——西瓜灯。在浙江嘉兴、平湖等地区,每年仲夏之夜,还举办一次西瓜灯赛。观赏西瓜灯,那种韵、奇、趣绝非一般灯彩可比,碧绿的瓜色,透着柔和、嫩黄的微光,近观瓜灯上图案犹隔一层绿纱,呈现朦胧之美;远看则碧映团圆,犹如冷月当空,频送阵阵凉爽。

  西瓜在我国“落户”以后,从北方蔓延到了江南,继而遍及全国各地,瓜区遍布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,出产了不少著名的优良西瓜品种。诸如河南的“开封瓜”,陕西的“同洲瓜”,山东的“喇嘛瓜”,安徽的“凤阳瓜”,浙江平湖的“枕头瓜”,江苏无锡的“竹叶瓜”,苏州的“米朱瓜”,浙江绍兴的“马铃瓜”,宁波的“朱砂瓜”,河南郑州的“红西瓜”,江苏南京的“三白瓜”等等。此外,江西抚州西瓜和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的西瓜均久负盛名。近几年,各地又培育出许多优质无子西瓜,味道鲜甜可口,深受人们喜爱。

  西瓜虽都在夏秋季节食用,但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却有很多不同的吃法。新疆地区素以“围着火炉吃西瓜”而闻名。海南岛人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西瓜,而且喜欢在瓤子里撒些盐或涂辣椒酱吃。一块西瓜竟能吃得出甜、咸、辣、脆几种滋味。甘肃农家的西瓜泡馍更是别具特色,他们食瓜不用刀,以大拇指在西瓜中间轻轻掐两下,再顺着掐痕拍几下,西瓜便整齐地一分为二,用筷子将瓜瓤左旋右转地搅成瓜汁,再把馍掰碎,放进瓜汁中泡软,就成了风味独特的西瓜泡馍,吃起来有干有稀,清甜可口,一顿饭吃得既实惠,又富有营养。北方人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吃法,如将西瓜瓜蒂部切下一块,当做盖子,然后放一把葡萄干进去,再扣上盖子,瓜外用黄泥糊严,放置阴凉处,10天以后,去泥揭盖,里面满是蜜水,略带葡萄酒香味,品尝一杯,顿觉心清神怡。